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  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
  • 收藏此书
    • 分享到:
  • 自动控制原理
  • 作者:彭冬玲
  • 出版社: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
  • 出版时间:2024-01-01
  • ISBN:978-7-5680-2859-2
  • 版次:1版4次
  • 页数:232
  • 开本:16开
  • 定价:35.00
    摘要: 本书依照高等学校自动化及相关专业“自动控制原理”课程教学大纲而编写。本书是一本自动控制理论方面的入门教材。本着加强基础、突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,本书详细介绍了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建模、分析及校正的分析和综合方法。 本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,共八章。前六章为第一部分。其中,第1章介绍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史、一般概念,在实例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反馈原理和基本组成,最后提出了系统的性能要求;第2章介绍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;第3章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;第4章介绍了根轨迹法;第5章介绍了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;第6章介绍频域串联校正的方法。第7章为第二部分,主要介绍非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。第8章为第三部分,介绍了离散系统的数学建模、系统性能的z变换分析等。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专业的教材,也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和机电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,还可供自动控制等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。
    简介:

第1章绪论(1)

1.1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(1)
1.2自动控制方式(3)
1.2.1开环控制(3)
1.2.2闭环控制(3)
1.3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术语(4)
1.3.1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(4)
1.3.2自动控制系统实例(6)
1.4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(7)
1.4.1按系统输入信号划分(7)
1.4.2按系统传输信号的性质划分(7)
1.4.3按系统的输入输出特性划分(8)
1.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及本课程的主要任务(8)
1.5.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(8)
1.5.2本课程的主要任务(9)
小结(9)
习题(9)

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(11)
2.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——微分方程(11)
2.1.1常见元部件的微分方程(12)
2.1.2系统的微分方程(14)
2.2拉普拉斯变换(15)
2.2.1拉氏变换的定义(16)
2.2.2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(16)
2.2.3拉氏变换的基本定理(16)
2.2.4拉氏反变换(17)
2.2.5用拉氏变换分析系统(19)
2.3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——传递函数(20)
2.3.1传递函数的定义(20)
2.3.2传递函数的性质(22)
2.3.3无源网络和有源网络的传递函数建模(22)
2.4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(22)
2.4.1比例环节(23)
2.4.2惯性环节(非周期环节)(24)
2.4.3积分环节(24)
2.4.4振荡环节(25)
2.4.5微分环节(25)
2.4.6时间延迟环节(滞后环节)(26)
2.5控制系统的结构图(26)
2.5.1系统结构图的组成要素(26)
2.5.2系统结构图的建立方法(27)
2.5.3系统结构图的基本连接方式(29)
2.5.4闭环控制系统常用的传递函数(30)
2.5.5系统结构图的等效变换(31)
2.6控制系统的信号流图(34)
2.6.1信号流图中的术语介绍(35)
2.6.2信号流图与结构图之间的等效关系(35)
2.6.3梅森公式(36)
小结(40)
习题(40)

第3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(43)
3.1典型输入信号及其拉氏变换(43)
3.1.1阶跃信号(43)
3.1.2斜坡信号(44)
3.1.3抛物线信号(44)
3.1.4脉冲信号(44)
3.1.5正弦信号(45)
3.2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(45)
3.2.1动态性能指标(45)
3.2.2稳态性能指标(46)
3.3控制系统的稳定性(46)
3.3.1稳定性的概念(46)
3.3.2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(47)
3.3.3稳定性判据——劳斯判据(48)
3.3.4劳斯表的特殊情况(49)
3.3.5劳斯判据的应用(50)
3.4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(51)
3.4.1误差及稳态误差(51)
3.4.2系统的类型和开环增益(52)
3.4.3稳态误差系数(52)
3.4.4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(55)
3.5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(56)
3.5.1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(56)
3.5.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(56)
3.5.3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(57)
3.5.4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(58)
3.6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(59)
3.6.1典型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(59)
3.6.2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(59)
3.6.3典型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(63)
3.7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(65)
3.7.1高阶系统时域响应的特点(65)
3.7.2高阶系统的降阶(66)
小结(67)
习题(67)

第4章根轨迹法(70)
4.1闭环控制系统的根轨迹(70)
4.1.1根轨迹的定义(70)
4.1.2根轨迹方程(71)
4.1.3根轨迹方程的应用(72)
4.2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(73)
4.2.1规则1根轨迹的分支数、对称性和连续性(73)
4.2.2规则2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(74)
4.2.3规则3根轨迹的渐近线(74)
4.2.4规则4实轴上的轨迹段(76)
4.2.5规则5根轨迹的分离点和会合点(76)
4.2.6规则6根轨迹的起始角和终止角(78)
4.2.7规则7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(79)
4.2.8规则8根之和(80)
4.3参数根轨迹(81)
4.4根轨迹的应用(82)
4.4.1开环零、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(83)
4.4.2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(85)
小结(87)
习题(87)

第5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(90)
5.1频率特性(90)
5.1.1线性定常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正弦响应(90)
5.1.2频率特性(91)
5.1.3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(92)
5.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(93)
5.2.1典型环节介绍(93)
5.2.2最小相位环节的频率特性(94)
5.2.3非最小相位环节的频率特性(99)
5.3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(99)
5.3.1系统的开环极坐标图(奈氏图)(99)
5.3.2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图(伯德图)(101)
5.3.3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(103)
5.4频域稳定判据(104)
5.4.1幅角原理(104)
5.4.2奈奎斯特稳定判据(105)
5.4.3对数稳定判据(108)
5.5系统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与频域指标(109)
5.6系统的频域分析(112)
5.6.1开环频率特性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(112)
5.6.2闭环频率特性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(113)
5.6.3对数频率特性图的三频段理论(114)
小结(115)
习题(116)

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(119)
6.1概述(119)
6.1.1系统的常见性能指标(119)
6.1.2校正方式(120)
6.1.3常见系统校正方法(121)
6.2基本控制规律——PID控制规律(121)
6.2.1P(比例)控制规律(121)
6.2.2PI(比例积分)控制规律(122)
6.2.3PD(比例微分)控制规律(123)
6.2.4PID(比例积分微分)控制规律(124)
6.2.5PID控制电路(126)
6.3常见校正装置及串联校正(126)
6.3.1相位超前校正(127)
6.3.2相位滞后校正(132)
6.3.3相位滞后超前校正(136)
6.3.4有源校正网络(139)
6.4局部反馈校正(140)
6.4.1局部反馈校正的基本原理(140)
6.4.2速度反馈(141)
6.5复合校正(142)
6.5.1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(143)
6.5.2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(143)
小结(145)
习题(146)

第7章非线性系统分析(148)
7.1非线性系统的概述(148)
7.1.1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的本质区别(148)
7.1.2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(149)
7.2典型非线性特性(150)
7.3相平面法(152)
7.3.1相平面的基本概念(152)
7.3.2相轨迹的特点(153)
7.3.3线性系统的相轨迹(153)
7.3.4非线性系统的奇点和奇线(157)
7.3.5相轨迹的绘制方法(158)
7.3.6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(161)
7.4描述函数法(165)
7.4.1描述函数的定义(165)
7.4.2典型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(166)
7.4.3组合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(170)
7.4.4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(171)
7.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的性能(175)
小结(176)
习题(177)

第8章离散系统分析(180)
8.1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(180)
8.1.1离散信号(180)
8.1.2离散系统(180)
8.2采样与恢复(182)
8.2.1采样过程(182)
8.2.2采样定理(183)
8.3信号保持器(185)
8.3.1零阶保持器时域特性(185)
8.3.2零阶保持器的数学模型(185)
8.3.3零阶保持器的物理实现(186)
8.4z变换(186)
8.4.1z变换的定义(187)
8.4.2z变换的方法(187)
8.4.3z变换的基本性质(189)
8.4.4z反变换的求法(191)
8.5脉冲传递函数(193)
8.5.1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(193)
8.5.2开环脉冲传递函数(194)
8.5.3闭环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(197)
8.6离散系统稳定性分析(200)
8.6.1离散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(200)
8.6.2离散系统的稳定判据(202)
8.7离散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(205)
8.8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(207)
小结(209)
习题(210)

附录1拉氏变换及z变换表(213)
附录2常见系统的根轨迹(215)

课 件
视 频
作 业
课程辅助资料
同类书推荐:  
版权所有:爱读书网 | Copyright©2012-2016
客服热线: | © www.ibook4us.com | 友情链接51教学之家 | 网站联系邮箱:ibook4us@163.com